1. 根据阀块在系统中的布置和管路布局初步确定各外接油口在阀块上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流量确定接头规格;
2. 根据阀组工作原理、系统布局、各阀本身特性和维护性能初步确定各控制阀在阀块上的安装位置;
3. 设计并反复优化各外接口和阀件间的流道,使各流道依据所设计的原理实现正确、合理的沟通。
1. 设计阀块时应考虑系统管路走向,同时应考虑扳手操作空间;对于位置相近且易接错的油口,应尽量设计或选用不同通径的管接头和胶管以便于区分。
2. 阀块上的各油口旁均应标注注油口标识(例如:P、A、T、B、A1、A2、B1、B2、M1、M2),其中,板式阀安装面的油口标识仅在图纸上体现,而用于与胶(钢)管相连接的外接油口和测压口旁则必须在阀块体上打相应钢印,为保证安装管接头(或法兰)后不将标识覆盖,钢印距离相应油口边缘大于7mm(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为避免钻头损坏,通常钻孔深度不宜超过孔径的25倍。
工艺孔道应采用螺塞、法兰等可拆方式封堵,以便孔道的清理、清洗和检查。在位置不允许时,对直径不大于12mm 的孔道,允许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泵阀校验,球涨式堵头的安装尺寸应符合“JB/T 9157-1999液压气动用球涨式堵头安装尺寸”的规定。
建议阀块的工艺孔口部堵头不凸出安装面表面。
阀块表面镀镍,镀镍层厚度0.008~0.015mm。
对于不能用剖视图清晰表示内部孔道相交状况的复杂阀块,应用孔系表注明各孔的相交状况,以便于阀块检验。同时,建议将阀块的工作原理图和三维轴测图附在工程图中。
汽车洗涤系统中的两个刷子必须要同步运转而不管是否有负载,在材料处理系统中,多个机械手臂
要实现同步抓取的动作,用一台分流器即可实现。
分流器的出口承受高压。每个出口增加一个压差溢流阀是必要的,防止出口处由于负载的情况变化而建立
起对分流器有害的高压。而这个阀也可以消除液压缸运行至行程终端的累积误差。当出口的压力高于进口
处压力50bar时,应使用另加的溢流阀来保护分流器不受损坏。注意:实现液压缸的同步而不使用压差溢
流阀是不合适的,不建议这么做。